东莞市法学会是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是东莞市法学、法律界的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和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联系团结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东莞市法学会由东莞市委政法委代管。
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工作要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负责对法学法律界的政治引领工作,维护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安全,负责法学研究和法学成果推广应用,参与立法相关工作,参与政治协商、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和法治宣传,开展咨询、培训和法律服务;组织开展法学交流,参与法学教育,培养法治人才;履行主管法学、法治类社团的职责,负责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工作;反映会员和法学法律界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法学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东莞市法学会成立于2011年1月28日。第一届理事会会长是时任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黄双福同志。2015年12月21日,法学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由时任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志广同志兼任会长。2022年11月24日,法学会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由现任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杰钊同志兼任会长。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全市现有团体会员单位20个,个人会员1785名,会员以政法系统为主,覆盖市、镇(街道)两级各部门、各行业,涵盖行政部门、法律院校、法律服务部门、公司企业,覆盖面、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东莞法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3年3月,经东机编[2023]20号文批复,设立市法学会机关,负责全面工作。核定行政编制4名,其中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副处职)1名,副秘书长(正科职)1名人员,经费开支由市财政全额核拨。现有八个工作平台:东莞中立法律服务社、东莞市弘扬法治公益基金会、《东莞法学研究》期刊、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中心、“双百”暨东莞法治论坛、“以法兴企”文化沙龙、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东莞法律沙龙;四个学科研究会:卫生法学研究会、劳动关系研究会、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企业合规法律研究会;两个研究基地:广东省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基地、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东莞普法教育基地。全市32个镇(街道)和松山湖产业园成立了法学会和法学会党支部,实现法学会在镇(街道)一级的全覆盖,充分发挥法学会在推进平安东莞、法治东莞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我市法学会各项工作得到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和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并多次在中国法学会、省法学会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做法、连续6年获得省法学会年度考评优秀等次,先后荣获“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2014-2020年度全省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东莞市法学会八个平台简介
一、东莞中立法律服务社
2016年11月由市法学会牵头发起组织,经市民政局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目前是第二届理事会,拥有雄厚的法律资源,现有团体理事32个,5年以上执业经验的值班律师418个,疑难案事件处理专家34位和“五老”人员11位。
在全市33个镇街(园区)和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信访局、市第一法院、市第一市区检察院、22个基层法庭建立了62个服务站(点),实现了基层法律服务全覆盖。自开办运作以来,充分发挥“专业第三方”在调解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通过免费法律咨询、参与案事件调解、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心理咨询服务等形式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有相关需求的群众可前往各个咨询点进行现场咨询,也可以在工作时间拨打咨询热线(0769-22839050)进行咨询,还可以关注“东莞市法学会”公众号进行网上咨询服务。
二、东莞市弘扬法治公益基金会
热烈欢迎并真诚感谢热心社会公益的企业家、贤达人士奉献爱心,捐款资助,共同为建设法治东莞、平安东莞、幸福东莞、和谐东莞贡献力量。2016年11月由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发起成立,经东莞市民政局批准的非公募基金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53441900MJM508129P。资金来源于市财政支持和社会各界捐款资助。基金会的宗旨是推动法治研究,繁荣法学理论,弘扬法治精神,宣传法治理念,服务法治东莞建设。公益活动范围:一是资助法学研究、法律建设;二是资助社会弱势群体,开展法律援助及其他法律帮扶;三是资助法治宣传、法律知识普及、法律教育。
三、《东莞法学研究》期刊
2011年10月创办,由东莞市法学会主办的反映我市法学、法律界工作动态,展现法学理论研究成果,传播依法治国思想,交流法治工作信息的法学、法律类综合性季度刊物。
《东莞法学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宗旨,按照“立足东莞、研究东莞、服务东莞”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法治东莞、平安东莞、幸福东莞和构建和谐东莞等重大决策部署,着眼于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法学研究与东莞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坚持把法学理论置于法治实践当中研究,鼓励通过法治实践探索完善法学理论,努力在重大问题上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法学理论依据。
四、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中心
2018年成立,委托东莞中立法律服务社开展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根据需要全方位参与东莞市地方立法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受委托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或者参与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起草;参与地方立法论证或者受委托组织对地方立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论证;受委托组织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听证;受委托对地方立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受委托组织对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征求意见;受委托进行法规案表决前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工作;搜集和整理地方立法信息资料;开展地方立法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受东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委托,参与对市政府规章、市镇两级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东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要求进行的其他立法服务活动。
五、“双百”(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暨东莞法治论坛
“双百”暨东莞法治论坛是法治宣传的知名品牌。市“双百”活动组委会由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和市法学会七个单位组成。办公室设在市法学会机关,负责日常工作。
我市自2013年启动以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国家重大立法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双百”活动进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进机关、进高校,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和法律意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六、“以法兴企”文化沙龙
学习借鉴省法学会的做法,由市法学会牵头发起,与东莞中立法律服务社共同主办,目的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有关精神,服务“法治东莞”建设,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发挥法律资源优势服务并促进企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以服务企业为核心目标,通过“以法兴企”平台,为企业提供以法律为主线,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打造东莞本地品牌特色和扩大社会影响力。被省法学会称为全省法学会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工作成效最突出的地市之一。
从2016年至今,我市已累计举办15场“以法兴企”文化沙龙活动,参加企业总数达1700余家,受众达21万多人,深受广大企业家欢迎。
七、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2022年7月开始实施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是法学会为广大法学法律专家搭建参与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范、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等的法治实践平台。
目前聘任市一级首席咨询专家20名,涵盖法学教授、法官、检察官、律师,专业研究方向涵盖刑法、民法、商法、破产法、国际法、行政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执行、知识产权、房地产、地方法治建设、法学理论等。每个镇街聘任3-5名首席咨询专家,共计161人,实现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网全覆盖。
八、东莞法律沙龙
东莞市法学会、市法官协会、市检察官协会、市律师协会、市博士创业促进会以及东莞理工学院政法学院于2016年联合发起设立“东莞法律沙龙”,办公室设在市法学会,负责“东莞法律沙龙”活动的日常工作。活动旨在进一步拓展本地区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流范围,搭建本地区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与著名法律专家、学者、司法实务领域专家以及其它地区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繁荣东莞市法学研究,助力东莞市法治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研讨氛围。
联系我们
东莞市法学会联系电话:0769-2283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