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沙田镇开展蚊媒密度指数监测,及时掌握研判辖区蚊媒密度和相关传染病传播风险,切实做好登革热、塞卡病毒防控工作,保障辖区居民身体健康。
沙田镇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先后前往辖区多处重点区域选取特定监测点,开展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指数监测。重点调查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及其幼虫孳生情况,并按要求进行记录、统计伊蚊成蚊、蚊卵及幼虫等情况。
每到一处,工作人员还积极宣传登革热防控等健康知识,提醒市民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定期对室内外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切实做好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
据了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均为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为及时了解沙田镇蚊媒的密度变化情况,沙田镇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通过选取居民区、公园、绿化广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作为监测点,了解媒介伊蚊孳生环境、种群密度、季节消长与携带病毒情况等动态变化,为蚊媒传染病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预防相关急性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接下来,沙田镇将持续做好蚊媒密度监测工作,及时收集省、市及周边镇街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疫情相关信息,加强对各村(社区)蚊媒密度的监测,加强预警,以便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同时,广泛开展“防蚊灭蚊,清积水和卫生死角”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动员家家户户翻盆倒罐、清积水,降低蚊媒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