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东莞市法学会经验做法
点赞其以法为翼
全力护航东莞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法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部署,以“争先进位”为导向,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主线,坚持改革创新、奋发进取,在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强化法治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新成效。以法为翼,全力护航东莞这座GDP过万亿、人口过千万的“双万”城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繁荣法学研究 为东莞法治实践提供智力支撑 2024年11月-12月,东莞市法学会及各学科研究会分别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医法融合 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竞业限制疑难问题”等主题,接连举办了几场高质量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学术年会,来自理论与实务界的法学法律工作者聚焦涉外法治建设、卫生健康法治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展开多维度、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共同建言献策。
这是东莞市法学会团结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贡献法治力量的生动写照。
繁荣法学研究是法学会的主责主业。5年来,东莞市法学会就如何以法学研究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开展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有力推动服务高质量发展最新法治研究成果在东莞落地开花。
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中心专家库、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等资源优势,聚焦企业在产权保护、社会信用、监督执法等领域的难点堵点问题,共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130余条,提出人大议案、政协提案30条;参与《东莞市物业管理条例》《广东省地方立法条例修正草案稿》等51部法律法规立法项目咨询工作,提出立法意见建议400余条。
围绕行业突出问题,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分别成立涉外法治、企业合规、劳动关系、卫生法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5个学科研究会,以及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东莞普法教育基地、广东省新型城镇化法治研究基地。共主办或承办相关研讨活动30余场,连续10年汇编全市优秀法治调研材料。
连续举办两届东莞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法治护航东莞高质量发展”征文大赛,聚焦东莞涉外法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百千万工程”推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以及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题目,共征得高质量稿件223篇,评选获奖论文40篇,并精选部分观点独到、对策建议操作性强的作品呈送市委市政府以及十余个业务部门,为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打造高端法律服务品牌 助力基层和谐善治
据悉,该模式自2016年底运行以来,已成功复制到全市33个镇街(园区),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市中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信访局、妇联等单位及22个基层法庭。目前,全市共建立中立法律服务站(点)63个,累计受理咨询案件23.8万余宗,为超过32万人次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矛盾纠纷4.7万余宗。其中,12个案例被评为全省典型案例,连续2年获评“全省中立法律服务社先进单位”,2名值班律师获评“2023年全省中立法律服务社优秀个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问诊开方”质量,去年,各中立法律服务站(点)还迎来一批“大咖”——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他们均为东莞法律界资深人士,包括东莞市律师协会会长、副会长,各大律所主任、合伙人等,致力于为广大组织和个人提供权威、专业的法律服务。
“东莞市法学会高标准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制度,市、镇街两级组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34个,聘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207名,就党委政府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等提供法律咨询意见。”东莞市法学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工作的推进,为进一步发挥“首席”作用,市、镇街两级法学会将“首席”工作与中立法律服务站(点)、综治中心、调解中心等阵地建设相结合,推动“首席”深度参与“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百千万工程”,实现将优质法律服务资源直接引入基层,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筑牢法治宣传阵地 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