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以来,社会治安连续9年稳居东莞市十件实事之首,政府对治安的重视程度和百姓对治安的期望值,可见一斑。收编治安员,统一管理辅警,提高基层警力素质;警务机制改革,下沉警力、迁移警务,充实基层警力,让市民更加安心、放心;今年以来开展“6+1”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市民深恶痛绝的“两抢一盗”和电信诈骗,7个月内破案9000多宗,让市民看到了东莞打击犯罪、创“平安东莞”的决心和行动。
3万名“业余”治安员变身辅警
对于警力严重缺乏的东莞来说,过去20年,治安员一直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力量之一。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管,部分治安员存在整体素质偏低,工作责任心不强,战斗力不高等问题,各种负面事件令治安员备受市民诟病。
为此,去年东莞公安部门开展警力挖潜工程,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据,按照每万名常住人口配置35名辅警的规模,全市有29740名治安员需要被公安部门收编。从去年起,东莞每年拿出12亿元、共计90多亿元来完成收编工作。
收编后的治安员进行统一收编,改建为辅警队伍。收编后,辅警由各镇公安分局统一着装、统一培训、统一指挥调度、统一考核标准,“业余”治安员变身“正规军”,解决了有名无实、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据市公安局透露,截至目前,31个镇街均完成了收编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以厚街镇为例,该镇自去年9月对1573名治安员进行一年的严格管理以来,今年治安形势有明显好转。今年以来破获刑事案件同比上升11.98%,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5.4%,“两抢”警情同比下降34.5%,盗窃警情同比下降13.6%。
警力下沉让市民更安心
2012年6月,南城公安分局率先在公安系统中进行基层警务改革试点,西平派出所所有民警和治安员分别下沉至各警务区。改革后的警务区民间不再分别归属于刑侦、治安、巡警、内勤等小组,而是统一负责各项公安业务,“一警多能”。
随后,南城公安分局开始在辖区内全面推广“西平模式”。截至目前,南城17个社区每个社区都有1个警务区,所有民警、辅警和各项警务装备均下沉至警务区,基层社区一线民警比例从不到50%提高到80%。
去年,市局、分局机关分别下沉警力10%以上、20%以上,共有1178名民警调整到派出所及警务区,每个警务区警力由一两名增加到五六名,全市警务区警力达到5000多名,极大地充实了一线民警力量。此外从去年起,新警、军转干部安置、外市调入人员一律分配至基层一线单位,确保基层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据上述人士介绍,在试点的警务区,发案率有明显下降,在一些警务区甚至实现了辖区零发案。以治安较为复杂的南城袁屋边警务区为例,实现警力下沉后的次月仅发案2宗,第二个月1宗,第三个月则没有立案。
数读东莞治安
破案:
截至9月25日,共破入室盗抢案件2915宗,同比上升30.3%。共破飞车抢夺案件1556宗,同比上升181.9%。
警情:
截至9月25日,公交车上警情共有2440起,同比去年下降4.8%,打掉28个公交犯罪团伙,抓获344人。
电信诈骗:
“6+1”专项行动中,打击电信诈骗破案705宗,同比上升865.8%,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64人,打掉10个诈骗团伙;
银行卡犯罪案件共立案422宗,同比上升131%;侦破银行卡犯罪案件121宗,同比上升3%。
收编治安员:
31个镇街完成治安员收编,近3万名村(社区)治安员改为辅警或协警。